布偶猫简介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DD大学第05讲交易员怎样理解大
TUhjnbcbe - 2025/6/12 18:07:00

你好,我是得到大学教务长蔡钰。今夭我们进入得到大学的第5节课程,“宏观交易员思维模型”。

我们先来定义一下,这个思维模型解决的是哪一类的问题。简单说就是:

当你面对过于复杂的信息系统,又要作出利益攸关的决策判断时,你应该怎么做?

这个世界的信息太过复杂,人是没有办法获取所有信息,也没有能力处理所有信息的。你必须要准确地简化这个信息系统,才能够理解它,作出大致正确的判断。

比方说,选哪种长期投资能够利益最大化?小孩的教育路径,选公立的还是选私立的?还有换不换一个城市来定居?这些问题都是这样。

这些困境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比如说:

.第一,信息太复杂,线头很多,你又看不出秩序;

.第二,局势不是静态的,仍在持续变动中;

.第三,你必须要用巨大代价来为你的判断买单。

我们用来解决这类问题的思维模型,我们就叫它“宏观交易员人格”。

为什么要用宏观交易员”来命名?是因为他们这一行的工作,就是要随时追综全世界的资本流转、经济起落、政策思图,进而作出投资判断。这个符合上面说的第一点和第二点。

但是,同样是硏究宏观经济,为什么我们不找一个宏观经济学家呢?

这是因为,经济学家们说错了也就说错了,但是交易员们研究经济可是为了做交易,他们作出一个判断之后,可是要用亿万级的真金白银去买单的。所以,他们的视角和分析框架必须更禁得起结果的考验。这个才符合刚才我们说的,困境类型的第三点特征,就是你必须要用巨大代价来为你的判断买单”。

你想,宏观交易员就算比我们专业,但是他也只有一具肉身,每天也只有24小时,他们用有限的精力完成这么有效的判断,这背后的方法是什么?

我专门就这个问题,访谈了得到APP的课程老师陈凯,他也是投资机构直达国际的全栈式交易员。

全栈这个概念是我从技术圈来借用的,它的意思是,你从前端到后台全都能编程,全都很能打。陈老师自己做了20年投资,从宏观到微观、从商品到外汇、再到债券、再到股票,他全都有过操作经验。到今天,他也还一边带学生,一边战斗在一线,来保持自己操盘的手感。你未来还要听到几节课,也都是我在他的指点下研发的。

我们开始。

想要对宏观经济建立分析框架的前提是,你得对整个世界的经济运行逻辑建立一个简化的模型。可是全世界每天这么多笔交易,这么乱的线头、这么复杂的关系,我们应该从哪儿下手呢?

宏观交易员们的回答是:你需要找到对复杂系统有充分解释力的关键指标。换句话说,只有抓住了关键指标,才能帮你构建大局观。

我们来举个例子。

近一两年,很多人都觉得中国经济正在经历一个国进民退”的进程。可是年9月份,著名的宏观经济学家李迅雷抛出来一篇文章,把金融界给刷屏了。他说,没有国进民退,其实民营企业正在以一种新的形式扩张。

他的证据非常简单,就是一个关键变量:居民生活用电量的增速,变高了!居民收入增速变慢了、生活电价又在涨,但你们的用电量还在升高,这背后说明了什么?

李迅雷顺着这个线索追踪下去,结果发现,市场上出现了一波新的商业参与者,他们用着生活用电,但其实已经是在贡献经济价值。是谁呢?比如直播的主播、快递小哥、共享的家政从业者、共享出租。只不过这群人参与经济的方式太新锐了,还没有被官方统计到经济活动里。

所谓国进民退里的国进”,是指国有企业的扩张,本质上就是一些行业集中度提高了。但是在另一些新兴行业集中度提高了。但是在另一些新兴行业里,真相是,民营企业在飞速发展。所以,宏观上,整体的量上面,并不存在一个国进民退”的趋势,这个就是李迅雷的结论。

你看,他用“居民生活用电量这个关键指标来分析宏观经济,他的判断和通行的看法就截然不同了。

接下来,我还要再给你重点分享一个案例,来自于美国著名的投资人雷·达里奥。他也是畅销书《原则》的作者。

我们都知道,宏观经济其实是很复杂的。它的整个运行逻辑,放在大学里,至少也要学一个学期,可是达里奥这样的高手,他自己对经济规律的理解,有一个很简单的模型,他是怎么做到简单的呢?答案跟我们前面说的—样,他也是牢牢抓住一个变量。他抓的这个变量就是,信贷。

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用“信贷”这个变量梳理出他的整个模型的。

在这个世界上,你买东西其实可以花两种钱,一种是挣来的钱,也就是你自己的收入。一种是举债借来的钱,也就是信贷。而这两种钱当中,只有信贷,才是支撑整个现代经济体系的关键要素。

为什么?我们来做个简单的抽象。

我们先设想一个没有信贷的经济体系。

比如说你每个月的收入是10块钱,但是你不能借贷。那么你挣10块钱花10块钱,别人挣了你10

块钱也只能花10块钱。这样的一个经济体系,运行非常平稳,与此同时,经济的活跃度是不够的,因为经济的规模扩张不起来。

但是,在现代社会的真实经济体系里,有了信贷这个因素存在,情形就不一样了。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扩张过程:

我们假设,你的月收入是10块钱,那你这个月是可以支出15块钱的,因为整个经济体系会允许你借5块钱。它的思路是,反正你下一个月还能再挣10块钱,你还得起上个月的5块钱。

然后呢,你花掉的这15块钱,不管是用来消费还是用来买装备扩大你的产能,都是支出。你要记住,你的支出,就是另外一个人的收入。

我们假设张三赚了你这15块钱。他的月收入是15块钱。那么同样道理,他可能也会获得5块钱的信贷,他这个月总共就能支出20块钱。

张三的支出又是李四的收入。李四的收入就变成了20块钱,那李四可能就能获得10块钱的信贷,他可以支出多少呢?30块钱。这么一滚动,整个经济的规模就扩大了。

你再看一眼李四花的这30块钱,它是包含了20块钱的信贷的,信贷在里面是大头。

信贷支撑的经济繁荣,会带来两个重要的变化。第一是通货膨胀,这个不是这节课的重点,我们就不展开了。

第二个是我们要说的,信贷还能带来经济周期。

为什么呢?

因为你一开始借的那5块钱,是要还的。比如在第二个月,你的收入还是10块钱,但你需要偿还上个月的信贷了。

那你会怎么做呢?

你肯定会压缩支出。你的月收入10块钱,那你这个月可能就只花5块钱了。省出5块钱来还贷。

你别忘了,我们前面说的,这个世界上不是只有你,还有挣你钱的张三呢。你的支出是他的收入。你只花5块钱了,那么张三的收入也就减少到了5块钱。他自己也要还5块钱的信贷呢。你会发现,张三没钱花了。

这么一传导,人人的收入都下降,支出也就减少了,支出减少之后开支就更少。造成的结果是,人们不愿意买东西了,那么企业就只好一边降价,—边削减产能。削减产能这个动作,又可能让李四没了工作,他的收入就更少了,整个世界的支出进—步减少。

就是这样一个因为信贷而形成的周期,我们叫它信用周期或者信贷周期。信贷周期的末期,就是大家纷纷捂紧钱包还贷的时期,也就是经济衰退到来的时候。

衰退是很痛苦的,因为它是一个恶性的循环。它会影响税收、影响治安、甚至影响政局的稳定。

这种情况下,监管机构就得出手了。

监管机构可以做什么昵?政府,包括央行,在这个游戏里面可以调控人们的信贷成本。比如,

在经济衰退里,央行就会出手降息。让市场很便宜就能借到钱,那人们就又愿意借钱来花了。甚至,你还可以借新钱来还旧账啊。所以,在整个经济衰退不严重的时候,降息是能够刺激新的信贷产生,重新去刺激经济运行的。

但是如果经济衰退得很严重,利息降到零也不够把人们的压力解放出来,那你就只能去直面经济的断崖式下跌了。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答案还是调信贷。比如说债务减免或者债务重组。债权人说,算了,你不用还了,反正你也还不起。或者说,算了,我让你把还债时间再延长两年。或者说,算了我不要利息了。通过类似这样的手段把整个经济总量里的泡沫挑破,让经济收缩回适当的规模。

到这里,这个经济运行的模型我就简单分享完了。我讲得比较简单,达里奥自己的模型还有很多有意思的解释,我把链接也放在下方,推荐你也看一看。

但我想提醒你注意的是,达里奥的这个模型里有一个贯穿始终的关键指标,就比如,你抓的是“人口年龄结构这个因素,把它当成关键指标,你也能够梳理出一个经济运行的模型。如果运用得好,甚至可以比刚才我们说的这个信贷”模型更有洞察力。

我们必须强调一下,关键指标,不是温度计上的读数,你看一眼就能知道现在的温度。

关键指标仅仅是一扇门,你选择它,只是选择了一条通向复杂宏观现象的路径。更贴切的比喻是,这个有点像一个沉在水里面的渔网,你拎住一个节点往上提,那么整个渔网就会由近及远地被你拎出来。但是,你拎的节点是可以任意无限多的。

所以,关键指标这个词,只是在提醒你,在面对千头万绪的复杂事件时,你要舍得扔开海量线索,就像刚才的渔网一样,抓一个节点,从它入手追踪全局。

我们平时看侦探剧,像狄仁杰、福尔摩斯他们其实也是抓一个关键线索,往上不停追溯,就能获得整个真相。

观察指标间的相对关系

有了关键指标,接下来的问题是:我们怎么能形成具体判断呢?比如说,我们怎么判断当下处于经济周期的什么位置?繁荣还是衰退你可能有大概的感知,但是接下来是会更繁荣,还是快要衰退到底了?经济什么时候好转?这些判断才是真正考验宏观交易员的东西。

大家都知道经济衰退了,你才知道,那就没有大意义了。所谓的交易机会,靠的就是提前布局,你要有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能力,你才是合格的交易员。

要预判趋势的走向,那刚才我们说的关键指标就不那么管用了。抓关键指标是交易员的第一招,第二招叫:追踪几个经济指标的相对关系。

你看,这跟我们平时看GDP、看利率就不太一样了。看GDP,你看见它降低时,经济已经减速了,你看见它升高时,经济已经好转了。你并不能比普通人多知道多少。

所以,

1
查看完整版本: DD大学第05讲交易员怎样理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