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自打有了交换开始,一种叫做商人的职业便诞生了。
中国商人这个词来源于商朝的遗民,商朝灭亡后周朝将商人遗民集中到了商丘居住,商人所建的诸侯国叫做宋国。宋国人很擅长贸易,在周朝早期宋国行商人遍布周朝各地,因此贸易行为就被我们的先民称为了商业,而从事贸易的工作者也被称为了商人。
商人逐利是这个职业的特性,这引得我国先贤们普遍蔑视商人,视商人为洪水猛兽。士农工商,商人被列为了社会最低等的社会正常职业。这种排列法确实有些歧视的味道,使得商人在中国历史上备受排斥和欺压。
不过,我们的先人这么做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看看不排斥商人参政的欧洲历史,就会发现我们先人排斥商人,尤其是从政这块排斥商人并非仅仅是歧视而已。
荷兰的过去
荷兰一院会场世界上的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是荷兰,它之所以会成为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是因为该国的权力被商人们所掌控,荷兰国王被商人掌权的议会剥夺了大多数的权力,只是一个吉祥物般的存在。
荷兰是一个低地之国,国土狭小物产不丰,这种国情倒逼荷兰人不得不以商业为生。谁也没想到这样的荷兰,竟然依靠一条小小的咸鲱鱼赚到了第一桶金。荷兰商人们用这第一桶金造了更大的船开始跑海上贸易,结果荷兰商人凭借着自己的良好商誉,生意越做越大船也越来越多,最终成了大航海时代的“海上马车夫”,几乎垄断了世界海运贸易。
荷兰早期的发迹正是得益于商人逐利的天性,商人治国为荷兰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然而荷兰在全世界搞低价运输,动了老牌日不落帝国西班牙帝国的奶酪。原本仗着垄断航线赚取高额利润的西班牙,被荷兰不断抢占海运份额不说,荷兰还在亚洲等地到处抢占殖民地,这让西班牙觉得芒刺在背。
这个世界拳头大的就是道理,西班牙帝国毕竟树大根深它的军力还是远超荷兰的,因此西班牙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直接用拳头跟荷兰说话。然而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西班牙不讲武德连口汤都不给荷兰留,这逼得荷兰的商人老爷们只能跟西班牙玩命。
出乎西班牙意料之外的是,荷兰的海军实力虽然远不如西班牙,可船小炮少的荷兰战舰却一次次地击败了西班牙的庞大战舰,这让直视老子天下第一的西班牙很受伤。终于,出离愤怒的西班牙决定再组‘无敌舰队’远征荷兰!
年9月6日,西班牙与葡萄牙的联合舰队77艘巨舰组成的新一代‘无敌舰队’,拔锚起航从里斯本的港口出发。
荷兰马顿·特龙普海军上将是比纳尔逊更应该名留青史的海军名将这支庞大的舰队计划在英伦海域进行最后的补给后就杀向荷兰,而无敌舰队停泊在英伦三岛时被荷兰的侦察船发现。指挥着一支分舰队的荷兰马顿·特龙普海军中将,在获得西班牙舰队来袭的消息后,一边派船回国报信求援,一边指挥自己的小舰队主动迎击庞大的西班牙舰队。
年9月16日,马顿·特龙普海军中将指挥13艘小战舰,在滩头岬截击了西班牙舰队。数量吨位处于绝对劣势的荷兰舰队,利用当地水道浅窄的特点,竟然将西班牙舰队的77艘巨舰打得无法前进。一时冲不破荷兰舰队封锁的西班牙舰队,便在英国的唐斯锚地下锚休整。
而另一边得到马顿·特龙普将西班牙舰队锁在滩头岬报告的荷兰,意识到这是一个决战的天赐良机。于是荷兰在全国紧急总动员,所有能动的船全部出动真正的倾国而出,一场决定西班牙和荷兰国运的唐斯大海战就此爆发。
改变了世界格局的海战——唐斯海战10月21日荷兰舰船主动出击,以火攻为主攻击停泊在唐斯锚地的西班牙舰队,最终荷兰舰队在马顿·特龙普的率领下,仅以区区十艘小纵火船和千余人的代价,换取了西班牙舰队43艘巨舰和千余人,获得了大海战的全胜。
曾经的海上霸主,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就此落幕,西班牙从此以后开始走上了衰败之路,西荷争霸以小国荷兰的胜利而告终。
然而随着唐斯海战一跃成为世界第一海上强国的荷兰,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场胜利使得昔日的盟友英国对它挥舞起了战刀,也成为了它衰落的开始。
唐斯——位于多佛海峡北面海域,夹在英格兰肯特郡海岸和古德温沙洲之间,南北长约二十公里,东西最宽处八公里,南窄北阔呈不规则的楔形。
是的,唐斯锚地所在地是英国的领海。
英国在至年英西战争中连连失利,不得不与西班牙议和,最终签订了《马德里条约》屈辱地结束了战争。根据该条约规定,英国的运河航行权开放给西班牙船只,双方的船只可使用对方的海港整修、避风和补给。
这就是为何西班牙舰队进攻荷兰,却会在英国海域进行休整补给的原因。虽然《马德里条约》说是双方舰船都能用对方的港口,但是自从签订《马德里条约》后,英国一直在裁减海军的规模,所以这个条约实际上主要是西班牙单方面在使用。
英国虽然在战争中落败,但是英国并不甘心,它一直在支持尼德兰低地地区脱离西班牙统治的独立运动。荷兰之所以能从西班牙的统治下独立,正是得益于英国的鼎力支持,到年西班牙不得不官宣承认了荷兰独立。
护国公克伦威尔然而昔日自己的小弟荷兰,居然在自己的领海上跟西班牙大打出手不说还获胜了,这让英国国民普遍感到脸上无光。于是英国民众纷纷要求政府加强海军军备,这让当时英国执政的护国公克伦威尔看到了机会。于是在这个让英国陆军失去了皇家称号的男人带领下,英国海军又重新振作了起来。
英国重振海军针对的目标很明确——昔日的盟友荷兰。
年——年英荷接连三次大战,后世给人无敌天下印象的英国皇家海军,这时还不是荷兰海军的对手,总体上荷兰取得了三次战争的胜利。尤其是年,荷兰海军直接封锁了泰晤士河口。
但是第三次英荷战争中,由于法国与英国结盟,虽然在海上荷兰依旧无敌,可是面对陆上法国的进攻荷兰无力阻挡,最后不得不掘开海堤水淹国土才得以退敌。
维持海上霸权的巨大军费开支,让荷兰议会中的商人议员老爷们荷包大为缩水。于是在第三次英荷战争硝烟还未散尽时,荷兰便在欧陆强国普遍加强军备的大背景下,开始逆向而行裁撤海军。
荷兰的商人们觉得荷兰现在占有的殖民地,已经可以让自己和后代衣食无忧了,没那个必要再花那么大的代价维持庞大的军队。他们忘记了,自己的这些殖民地是怎么得来的了。
在荷兰自废武功时,欧陆大战连连,各国纷纷整军备战。终于英国在年结束的七年战争中击败了法国,正式成为新的世界霸主。
年,因为北美殖民地独立而大失血的英国,将目光转向了军备废弛的荷兰。它借口荷兰支持美国独立悍然对荷兰宣战,史称第四次英荷战争。
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已经百年的荷兰,哪里是英国的对手,这一次它被英国按在地上随意摩擦。虽然靠法国出面,荷兰总算是签订了比较体面的停战协定,但是荷兰的物资和殖民地都被英国大量攫取。
此战后英国还借机赖掉了百年来欠荷兰的债务利息,大失血的荷兰完全丧失了与英国的商业竞争能力。英国借机将欧洲金融中心,从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拆迁到了伦敦。
经此一役,荷兰国势一落千丈。
昔日的世界第一海上强国荷兰,从此以后成了欧陆列强案板上的肉。年荷兰爆发爱国者革命引来法国普鲁士的干预,年荷兰被法国第一共和国占领,二战中荷兰被纳粹德国占领。
如今的荷兰已经成为了一个无足轻重的富国,它的辉煌早已经成为了历史的云烟。
荷兰的议会商人老爷们逐利令荷兰成为了世界海上霸主,却又因为觉得不划算在国势处于顶峰时自行裁军,使得荷兰以后沦为了欧陆列强随意拿捏的软柿子,甚至几度亡国!
荷兰的兴衰史还真是令人唏嘘啊!
商人执政的荷兰够惨了吧?
这个世界上没有最惨的只有更惨的!
迦太基的末路
汉尼拔一生纵横沙场,深入罗马腹地多次大败兵力明显占优的罗马军队,被欧洲人称为欧陆三大军事家之一。他的丰功伟绩想必很多人都耳熟能详了,可是他一生唯一的败仗大家清楚吗?
扎马战役,是汉尼拔一生的最后之役,也是他一生唯一的一次败仗。
大西庇阿此战中,罗马将领大西庇阿率领的远征军深入迦太基腹地,在扎马以人对阵汉尼拔的人。根据西方史料所称,此战罗马仅损失人,而汉尼拔率领的迦太基军光战死就超过了人,被俘0人!
这数字是否可信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战神汉尼拔终于败了,而且是败在他唯一一次对罗马军队兵力占优的情况下。此战后迦太基元老院向罗马求和,作为和谈的条件汉尼拔不得不流亡国外,最后他仍然被罗马追逼得服毒自尽。
扎马战役与汉尼拔之前指挥的那些战役到底有何不同呢?为何汉尼拔会在这一次战役中遭到如此的惨败呢?
努米底亚王国的向背决定迦太基和罗马战争的胜负迦太基是一个商业国家,迦太基的元老院被富有的商人们所控制。富裕的迦太基人耽于享受根本不愿意当兵,汉尼拔远征罗马的军队中迦太基人仅仅只有人。因此迦太基的军队主要由雇佣兵构成,而这些雇佣军里面有一支来自努米底亚王国,该国骑兵冠绝地中海!
因此当年汉尼拔在罗马横行时,他真正比罗马军队强的就是努米底亚骑兵。虽然西方史料极力推崇汉尼拔的战术,但是从汉尼拔的军队构成不难推断出,努米底亚骑兵在汉尼拔军队中起着核心的作用。汉尼拔之所以能屡败训练有素为国而战的罗马军队,正是有赖于骑兵上的优势,而非西方史料中一味宣扬的他的战术。
然而在决定迦太基和汉尼拔命运的扎马战役中,努米底亚王国却站到了罗马一边。
为啥努米底亚王国这个迦太基的传统盟友会转向罗马呢?
很简单,迦太基元老院的商人议员老爷们不想再为军队掏钱了,他们精明的商业头脑计算出战争的开销比收入大,战争再打下去是亏本的买卖了。
杀头的生意有人做,亏本的买卖没人做。
要节省费用当然是从大头开始节省,冠绝地中海的努米底亚骑兵的费用,自然比其它佣兵贵一大截。于是迦太基元老院对付给努米底亚王国佣金,变得斤斤计较起来。因此当大西庇阿前往努米底亚王国进行拉拢时,罗马的开价自然就比迦太基更有吸引力了。
大西庇阿在熟悉当地情况的努米底亚骑兵的帮助下连战连胜,早早便在北非迦太基腹地取得了对迦太基的优势。失去了努米底亚骑兵的迦太基雇佣军,对罗马军队再无任何优势可言,因此扎马战役尚未开打汉尼拔的军队便已经军心涣散。
当战役开始后,眼看着努米底亚骑兵向着自己冲来时,深知这个昔日战友厉害的迦太基军队主力,本来就是一群拿钱办事的雇佣兵,不愿玩命的他们随即便一哄而散。面对这种雪崩的局面,汉尼拔任何战术都不起作用了。
其实在努米底亚王国倒向罗马的那一刻起,迦太基便败局已定,扎马战役不过是将这种败势定格下来而已。
处理掉汉尼拔后,迦太基罗马双方的和谈友好地继续进行,最终结果是迦太基的元老院贵族们为了省钱,答应罗马自废武功,迦太基从此安心做一个富家翁。
罗马有多讲诚信,我们都是知道的。
整整半个世纪罗马都没管过迦太基,由着它在地中海做它的生意。公元前年罗马在削平了马其顿的叛乱后将目光转向了迦太基,罗马悍然出兵围攻迦太基城。一直沉浸在自己生意经里的迦太基人嗅到了不祥的味道,他们终于放下手中的天平拿起武器保家卫国,与入侵的罗马军队决一死战。
然而这血性来得太晚了,这时已经征服了希腊的罗马,早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守着亚平宁半岛的小国了。源源不断来自各地的物资和人员,支撑着罗马军队将围城持续下去,迦太基人只能守在孤城中做着无望的挣扎。
今天在北非的所谓迦太基遗址,已经是罗马在迦太基城废墟上建立的新城了公元前年,马其顿王国和迦太基这个两个一东一西,罗马崛起道路上最早的拦路虎彻底灭亡。迦太基的灭亡更加彻底,杀进迦太基城的罗马军队将迦太基人屠尽后,一把火将迦太基城烧为灰烬!
精于计算得失的迦太基元老院商人们,就这么将迦太基血脉都算绝了!而他们辛苦积攒的财富,全部都进了罗马的腰包。
顺带一提,看钱办事的努米底亚王国,和那些联合罗马击灭马其顿王国的希腊邦国一样,最后都成为了罗马的一个行省。
所以我们的先人不让商人涉足政治还是很有远见的,国家毕竟跟公司不一样,不是什么事都要有看得见的利益才去做,有些事的价值不是用金钱能衡量的。
觉得码字的文章还行,走过路过看过请赞个粉个转个。
谢谢大家的支持。
对码字的文章感兴趣的话,请继续欣赏码字的前作史林探秘:希特勒真的想要消灭苏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