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年美国开始出现连续贸易逆差后,40年来贸易赤字不断扩大,实体产业大规模向海外转移,“美国再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生产过剩型经济,而是已经转变为不折不扣的‘生产不足’型经济。”长期大规模的贸易逆差导致经常项目账户巨额逆差,如何在这种情况下维持政府运转和人民福利就成为美国政府必须考虑的问题。
这在任何国家都是难以承受的代价,更何况是美国这样一个国家。年希腊的情况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因为债务危机,希腊不得不采取紧缩政策,削减工资、增加赋税、降低福利等措施,结果激怒了民众,引发严重抗议。年5月5日,希腊民间发生声势浩大的全国性大罢工。之后,大规模民众示威和抗议活动持续不断,与警方多次发生暴力冲突。鼓励出口是扭转贸易赤字的好方法,但现实中美国不断扩大的贸易逆差,已经证明这条路行不通。
在美国和其他国家之间形成长期有利于美国的资本循环,使其他国家的财富转移到美国,支持美国的霸权。首先,美国投资者广泛地减持或者抛售美元资产,包括债券、股票、直接投资和现金储备,大量资本流出美国,流向其他国家,特别是对美存在贸易顺差的国家。
其次,获得美元投资的其他国家投资者。美国投资者持有越来越多的他国资产;其他国家的投资者持有越来越多的美国资产。美国经济分析局的统计数据显示,自年以来,无论是美国拥有的海外资产还是他国拥有的美国资产都处于不断上升波动中。自年,他国拥有的美国资产超过美国拥有的海外资产,从那时起美国变为净债务国,且债务的规模处于不断扩大之中。
这部分差额可归因于外国通过贸易的美元财富,又以资本的形式流回美国。年资产置换带来的财富转移高达3,49万亿,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万亿的24.35%。只不过这部分财富是以美国债务的形式存在,理论上随着它的不断攀升,最终会威胁到美国的国家信用。
其次,美国与他国资产置换过程中产生出巨额收益。作为世界上最主要的国际货币的发行国,美国充当着世界银行家一职。这意味着美国可以通过出卖债券借入国际资本,然后再向其他国家进行投资。像银行一样,美国可以从债券利息和投资回报之间的差额中赚取利润。
换句话说,只要国际资本在美国和其他国家之间流动一圈儿,美国就可以获得3.32%的利润。以年为例,当年美国拥有的海外资产为18.万亿美元,他国拥有的美国资产为21.万亿美元,仅仗凭借3.32%的利息差,美国就可以获得.亿美元的额外收益(18.万亿美元×6.82%-21.万亿美元×3.5%=0.万亿美元)。
再次,作为国际货币的发行国,美国能够决定其债务以美元计价,因此能够通过汇率变化来调整与其他国家的财富关系。美元贬值对美国来说存在两项好处:第一,它能够增加美国商品竞争力,增加出口,减少国际贸易逆差:第二,它能够增加美国资产的美元价格。
在美国金融虚拟经济远远超过实体经济的情况下,美元贬值带来的出口优势已经微不足道,因此它最主要的意义在于转移财富。美元贬值会增加美国拥有的海外资产价值,成少本国资产价值,于是增加本国海外资产的回报率,减少他国在美资产的回报率。
以年为例,根据美国经济分析局统计数字,当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为14万亿美元,持有海外资产为19,24万亿美元,约占国民生产总值%。他国特有美国资产为2.74万亿美元,约占美国当年国民生产总值%。两者差额,39万亿美元,约占美国当年国民生产总值24%。所有的美国负债都以美元计价,而美国的海外资产大概有70%是以外国货币计价。
因此,美元如果贬值10%,则意味着美国海外资产增加了大约1.35万亿美元,也就是说相当于美国当年国民生产总值9.42%的财富被转移到美国。以中美贸易为例,年初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为.65,随后美元开始针对人民币贬值,年1月14日美元兑人民币汇案达到.96。6年来,美元对人民币累计贬值高达20.38%。这意味着美国持有的我国资产在6年间光靠美元贬值就增加了20.38%的财富。
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窥探这些财富的大小。年我国外汇储备约为.72亿美元,其中美元储备约占65%(与世界外汇储备中美元比例大致相同),即.67亿美元。即使不考虑在随后的6年中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增持,6年来仅仅由于美元贬值带来我国外汇财富缩水就达到.76亿美元。自年以来,在长周期内美元对世界上主要国家的货币一直处于贬值中,但并未扭转美国贸易透差,而是继续加大,所以美元贬值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改善贸易,而是通过货币重新估值进行财富转移。
最后,与美元主动贬值类似的一个方法是运用金融战略迫使其他国家开放金融市场,操纵热钱流动来攫取财富。热钱是一种具有极高流动性的资本,它谨慎地评估各国经济发展状况,然后伺机炒作,在目的国货币升值前进入目的国股市和房市,催生股市和房地产泡沫,从中获取高额投机收益。
同时,在目的国货币升值时,坐收渔利,伺机出逃。面对巨额的贸易赤字,美国政府一直沿用传统的贸易施压的办法,要求顺差国进一步开放商品市场,刺激内部需求,降低进口壁垒,扩大对美国商品的进口。但是,这种手段实施起来往往既耗时又费力,而且越来越不奏效,因为大多数国家的市场已经非常开放。
同时,各国关税也在关贸总协定和后来的世界贸易组织的统一协调下逐年下降,继续开放市场和降低关税的空间越来越小。而且市场的开放和关税的降低往往是相互的,很难要求一方进行单方面的让步。因此,即使再一步开放市场和降低关税,昂贵的美国商品也并不能在国外市场上赢得多少青睐。因此,美国转而求助于金融战略:打开对象国的资本市场,为本国强大的金融机构在对象国进行金融投机创造条件。
美国在二战后一直倡导的开放、自由贸易体制开始从实物贸易的自由转向金融贸易的自由。面对20世纪80年代日本对美贸易源源不断的贸易顺差,美国商界在年提出了《摩根报告》。在该报告出台之后,美国政府放弃了传统贸易施压手段,转而实施金融战略来对付日本。
《摩根报告》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敦促美国政府向日本施压,让风险管理能力更强的美资在泡沫形成阶段扩大投资,在泡沫即将破灭之际迅速逃走,从而攫取市场大起大落的红利,并陷日本企业和银行于险境。
年9月日本与美国签订了“广场协议”,其内容与《摩根报告》的要求如出一辙。要求日本实现金融资本市场的自由化。日元的国际化、消者金和唯宅金融市场的扩大、管制放松等”。
在协议签订后,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美元兑日元跌幅达到20%。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美元兑日元贬值达50%,为投机者创造了绝佳的机会。从年开始泡沫破灭。
实际上,在年的时候,日元对美元的汇率大约为.14:1,到年的时候已经贬值到.82:1的水平。原本无限风光的强大经济体开始了长达14年的经济低迷。年亚洲经济危机同样源于国际对冲基金操纵大笔热钱对东南亚国家经济的投机行为。热钱大规模流动,带来巨额的财富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