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财经作者:李益文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正呈现“过山车”式波动。
8月15日早间,受超预期“降息”影响,离岸人民币对美元突破7.31关口,跌至7.,日内贬值逾点,随后,又迅速拉升,较日内低点拉升逾点,一度收复7.29关口。再后,离岸人民币在7.3附近持续波动,截至发稿,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日内跌幅最高超点,达7.33。
事实上,今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明显加剧。《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年化波动率为6.4%。而过去五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率均值约4%。
此外,据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分析,年上半年,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最大振幅为7.6%,超过了年全年的3.5%振幅。同期,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披露的8种主要储备货币中,人民币的最大振幅名列第四位,超过了其他7种主要储备货币汇率同期平均最大振幅,为年初汇率并轨以来首次。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高频波动走低,在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看来,这与美元指数震荡有关,而国内基本经济面恢复不及预期,特别是7月份不乐观的金融数据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研究院副院长林采宜也认为,人民币的波动走低跟国内宏观经济压力有关系,“今年我国宏观经济方面的风浪明显大过以往,国内面临通缩压力的情况下,在稳定汇率与稳定国内经济形势之间,我国选择了利率较为宽松,而国外主要经济体为抑制通胀,多次加息,这导致了国内外利差显著。”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长远看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
理论上,人民币贬值有利于出口,但义乌欧驰进出口公司总经理刘名洋并不为此感到欢喜。
刘名洋告诉时代财经,公司以批发服饰、纺织品等小商品为主,人民币汇率走低确实为公司增加了利润,但今年以来,出口企业竞争异常激烈,走低的人民币汇率加剧了出口企业间的竞争,同行间压价加重。
在刘名洋看来,今年,出口企业间抢单现象增多,部分企业会在人民币汇率走低时,压低价格抢夺其他企业汇率高点时签下的订单。但产品价格易跌不易涨,而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又较大。此外,刘名洋还观察到,今年人民币持续走低的情况下,消费端(toc)的出口订单数量还出现了下跌。
不过,刘名洋也表示,公司在企业端(tob)、消费端都有涉及,感知上,虽然消费端的出口订单数量减少,但企业端订单数相对稳定,截止到目前,公司已经完成了去年80%的销售额。
今年上半年我国外贸规模突破20万亿,创历史同期新高,但根据最新的海关数据显示,今年7月份,我国进出口3.46万亿元,下降8.3%。其中,出口2.02万亿元,下降9.2%;进口1.44万亿元,下降6.9%;贸易顺差亿元,收窄14.6%。
按美元计价,今年7月份我国进出口.2亿美元,下降13.6%。其中,出口.6亿美元,下降14.5%;进口.6亿美元,下降12.4%;贸易顺差亿美元,收窄19.4%。
对此,林采宜认为,在目前出口承压的情况下,人民币贬值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出口企业有所帮助。此外,从长远看,适当的波动也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
“从长远来看着这或许并不是一个坏事。”林采宜告诉时代财经,目前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中国还未取得与经济地位、外贸地位相对等的金融地位,国际市场上,人民币的结算率低于美元、日元、英镑等货币。“让市场更多的参与汇率,哪怕波动稍大也无需着急,从长远看这对人民币国际化是有好处的。”
此前,中国人民银行曾在《深入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一文中提到,人民银行稳步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不断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汇率弹性不断增强,双向波动成为常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了基本稳定。
今年4月,时任央行行长易纲在中国金融学会学术年会暨中国金融论坛年会上提到,汇率方面,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保持弹性、双向浮动,发挥了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的自动稳定器功能。
不过,林采宜也提醒到,中美利差的扩大与人民币的持续走低会造成资金大量外逃,这会让市场对国内宏观经济和金融形势有一个不乐观的认知与反应。特别是在我国宏观经济方面的风浪明显大过以往的情况下,需格外注意风险防范。
Wind数据显示,8月11日,中国7月份金融数据发布,当天北向资金全天净流出超亿元,为年内首次单日净流出超百亿元。其中,沪股通资金净流出53.96亿元,深股通资金净流出69.42亿元。8月15日,北向资金净流出近亿元。
人民币汇率或在第四季度修复
人民币的波动还会影响到海外留学群体。在美读研的林雪(化名)一直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