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偶猫简介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经济增长的结构论是什么有哪些代表人物及理
TUhjnbcbe - 2024/12/23 15:18:00
白癜风的治疗偏方 https://m.39.net/pf/a_7568336.html

引言

经济增长既是一国经济量(总量与均量)和能力的增长与扩张过程,同时又是一国经济结构的转换过程。有的经济学家甚至认为,现代经济增长过程本质上就是一个结构转换过程。

有些经济学家着重从经济结构演进、转换的角度,来研究经济增长过程,形成经济增长的结构理论,这在经济增长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这方面的重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有:刘易斯等人的“二元结构论”;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及由于“投资的不可分性”而产生的罗丹的“大推进理论”;钱纳里等人的“发展型相应式”理论;以及“两缺口”模型理论、有关“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的争论等等。下面对前几种理论作一简要评述。

(一)刘易斯的“二元结构论”。

二元结构论的中心问题是,不发达国家利用什么样的经济机制才能使国民经济结构从以仅能糊口的传统农业为主的经济转变为现代化、城市化、多样化的以制造业和劳务业为主的经济。这一理论被西方许多经济学家认为是解释第三世界劳动剩余国家经济发展过程的“普遍真理”。

刘易斯是在其经典论文《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中提出“二元结构模型”的。模型有三个理论前提:第一,不发达经济的二元结构特征,即不发达经济分为以城市制造业为中心的现代化部门和农村中以农业、手工业为主的传统部门;第二,劳动无限供给,即劳动的边际生产率为零;第三,工资水平,即在农业剩余劳动力没被城市吸收完之前,工业部门的工资就不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提高,基于这些基本假定,刘易斯构造了二元结构模型。

二元结构论认为,在不发达经济的两个部门中,只有现代化的城市工业部门是增长的主导部门,农村中的传统农业只是被动地起作用。工业部门增长的动力来自资本积累,资本积累来自利润的再投入,利润又来自对剩余劳动的有效利用。刘易斯把经济发展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中,由于工业资本不多,无力吸收全部剩余劳动,因此无论对劳动力的需求怎样扩大,总能在不变的低工资水平上源源不断地得到劳动供给。

这样,工业总产值中利润部分的增长速度将大大超过工资部分的增长速度,于是进入第二阶段,出现一个资本积累加速和迅速吸收剩余劳动的增长时期。这一时期一直持续到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被吸收完,从而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为一元经济结构。伴随着这一经济结构的变化,不发达经济其他方面的二元特征,诸如城乡差别等也发生相应变化,从而完成了一国的现代化进程。

在刘易斯看来,城市的资本主义现代化工业部门是以现代技术为特征的发达经济部门,自给的农业部门是以传统的落后技术为特征的不发达经济部门。

经济发展的动力在于拥有现代化技术的城市工业。因此,要实现经济发展,就要扩大城市工业,而城市工业的扩大,没有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是不可能的。需要说明的是,刘易斯认为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是同一方向的,二者密切相关。

刘易斯进一步认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就是资本积累(规模与速度)。刘易斯有一句名言:经济发展理论的中心问题是要理解一个由原先的储蓄和投资占不到国民收入4%或5%的社会变为一个自愿储蓄增加到占国民收入12%到15%以上的经济的过程。二元结构理论体系完整,论述全面,它在整个发展经济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并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但是这种理论也存在一些缺陷:(1)它假定劳动力转移速度和工业部门就业机会增加速度同工业资本积累增长速度是成比例的,但实际上由于资本向技术密集行业的转移,通常前两者要慢于后者的增长速度;(2)它假定工业部门存在着充分就业,但现实中多数发展中国家工业部门也存在大量公开失业;(3)它假定劳动力成为短缺资源之前,工业工资保持不变,但现实中许多国家的情况表明即使在失业增加时,城市工资仍在继续上升。

(二)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这两个理论也可大体上归结于结构转换理论,在西方有很大影响,并且对战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拉美国家的经济政策与经济发展影响巨大。

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的中心意思是: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底子太薄、太穷,所以它现在还太穷;贫穷滋生着贫穷,发展中国家陷于贫穷之中,在贫穷中循环。具体说来是这样:发展中国家收入低、贫穷,因此可以储蓄的部分就少;由于储蓄少,可以用来投资的资金就少;由于资金少,从而生产设备不足,数量少,质量低;由于生产设备不足,所以生产效率低;由于生产效率低,收入就少;收入少,就贫穷。这是从贫穷开始到贫穷结束的第一条恶性循环线,这条线是从贫穷影响投入、生产、供给的角度来分析的。

此外,还可以从贫穷影响需求、消费的角度来说明。由于收入低、贫穷,居民和社会购买力就低;由于购买力低,需求对投资的诱发力就弱;由于诱发投资的力量小,所以投资兴趣小,投资量少;由于投资量少,生产设备不足,资本效率低,所以收入低、贫穷。

就这样,发展中国家陷入了一种“贫困恶性循环”之中。那么怎样才能摆脱恶性循环呢?这就引出了罗丹的“大推进理论”。

罗丹认为,发展中国家要想摆脱贫穷,实现从不发达到发达的转化,就需要投资发展工业,而投资必须有一个最低的数量,如果低于这个最低限,一点一点地投下去,就不会取得成功。这就是说,罗丹主张发展中国家必须做到在一定数额之上的、大规模的投资,通过这种大规模的投资所实现的大推进,经济才会得到为什么必须要有个大推进呢?罗丹认为,只有大推进才能发展。

生产函数、投资需求、储蓄供给三者存在的“不可分性”给经济发展设置的障碍。所谓生产函数中存在的“不可分性”,简单地说就是:工业基础设施、社会公共设施部门,比如铁路、公路、通讯系统、电站等,必须要先于直接生产部门投资,而且这些部门必须配套地进行,发展这些部门所需要的投资量大、使用时间长、折旧慢、收回投资慢。这些特点,都要求有巨额投资,否则经济是不可能发展的。其次,投资需求的“不可分性”,指的是各产业部门应该同时进行投资,平衡地发展,不能够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地单独发展。因为产品之间存在着互补性。

如果不同时发展,就会出现产品的积压和滞销。储蓄供给的“不可分性”,是指储蓄和收入不能按同一比例增长,只有当收入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出现储蓄。发展中国家收入水平低,有限的收入只能用来维持基本生活需要,因此利息率的高低对储蓄影响不大。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储蓄存在缺口,所以无法满足大规模的投资需求。罗丹认为上述三种“不可分性”给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了障碍。因此,就必须采用“大推进”战略,投资数额要大,时间上要同时进行,实行所谓一揽子的投资政策。

那么,怎样实施“大推进”战略呢?罗丹提出两个办法:第一,要获得资金。为此,在国内要增加税收,增加利润留成,他还主张实行赤字财政政策。此外,要通过接受国外援助性赠款、国外银行贷款、国外私人直接投资的办法,吸收国外资金;第二,他主张要制定全面的计划。罗丹认为,这样巨额的同步投资,仅市场是不行的,必须借助于政府的计划实现各产业部门的均衡发展。他指望政府成为工业的一个大托拉斯,从而实现对资源的集中动员与配置。

(三)平衡增长论与不平衡增长论。贫困的恶性循环论或称低水平均衡陷阱论以及“大推进理论”认为,要避开资本的各种不可分性,或者要摆脱贫困的恶性循环,各发展中国家必须全面地发展国民经济各部门,在部门间平衡地谋求增长。这种平衡增长论实际上是他们各自观点的逻辑结论,因为只有平衡地发展各个部门和各个行业,才能创造出足够的投资引诱。

与此相反,赫希曼根据自己的“联系效应理论”,提出了不平衡增长论。

他认为各个部门的投入产出联系效应是不同的,有的“后向联系(与提供投入品部门的联系)”强,有的“前向联系(与吸收产出品部门的联系)”强,有的前后联系都强或都弱。不发达国家要加快经济发展,只有集中力量,把资源投入到联系效应比较强的部门,由此带动其他部门共同成长。可以说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论各有其优点和不足。平衡增长论注意到各产业、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是正确的,但对大规模投资的要求不符合实际;不平衡增长论对投资规模的要求较低,但又忽视了各部门的协调关系,而且对“带头产业”的选择往往受资源条件的限制而过大。

(四)钱纳里的“发展型式”理论。钱纳里对经济科学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最为经济学界熟知的是他提出的“发展型式”理论。在对结构转变和影响结构转变的多种因素的深入而全面的分析基础上,他揭示了经济发展的“发展型式)和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同特点。“发展型式”理论在经济学理论中独树一帜,影响很大。其主要论点或核心思想包括:

1.经济结构转变同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密切的相关关系,这不仅表现为不同收入水平上,经济结构的状况不同,而且表现为经济结构的转变,特别是非均衡条件下(要素市场分割和调整滞后等)的结构转变,能够加速经济增长。

2.工业化是经济结构转变的重要阶段。同资本积累和比较优势这样的供给因素变化相比较,需求因素变化对于工业化的作用同样重要。

3.工业化(经济结构)的转变取决于两类主要因素的演化:总需求的水平和要素供给的结构。通过多国模型的综合分析,可以揭示工业化,或者说结构转变的标准型式。这里的重要观点有:工业特别是制造业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份额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中间需求而不是国内最终需求的变动,因而必须对工业化主要源于恩格尔效应的公认观点加以重大的修正;贸易型式的变化,比起国内最终需求的变化来,对总产业中制造业份额增加的影响也更大;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影响工业化的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有所不同。

4.揭示工业化的标准模式,只是概括大样本发展中国家发展经验(发展的共性)的一种方式,但更重要的是,需揭示各国发展经验同标准发展型式之间的区别,以把握发展政策同发展实绩之间的因果关系。

1
查看完整版本: 经济增长的结构论是什么有哪些代表人物及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