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评估一个经济体是不是内生增长也不是很困难的事,只要看资本市场上有没有技术导向的长期大规模风投就知道了,这样能筛除一大批连生产社会化都没实现的垃圾;第二个标准是利率情况如何,基准利率如果是负的,基本上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因为这也意味着资本价值担保可信度很低,这样能筛除一部分虽然曾经实现生产社会化乃至资本社会化,但最终蜕化为外部资本供应的经济体。利率是负的,说明他们并不鼓励国内银行去吸纳国内市场的存款进行投资,而是刺激这些资金在市场是那个消费流动,说明商品市场上的资本流动性不是很好,他们的资本市场融资并不以国内资金为主,而是吸纳外来资本。
技术风投是什么指标呢?其实就是说国内的投资者愿不愿意去投资带有风险的项目,因为虽然项目可以有利润回报,但是风险也是很高的,如果投资者对项目盈利的信心小于风险,那么他们就不会投资,间接的说明国内的产业资本并不注意技术研发,技术研发恰恰是健康的资本社会化的一个表现,说明社会或者企业的内生资本积累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因此,外生增长的经济背景里企业是内生增长、健康发展的。不过它的发展依赖的并非国内市场的信心预期增长,而是外部的信心预期增长,不管这个表现形式是外部市场还是资本。
当然,也有外国投资者进行的投资,所以我们区别的一个方法就是第二个标准,它资本市场上吸纳的投资以外资为主还是内资为主,利率就是一个标准。本国的风险品如果都不被青睐了,本国的货币都不被看好了,那么说明经济是外生的概率很大,几乎就八九不离十了。信心社会化的一个体现就是对本币值的信心,愿意用本币去投资国内的产业和资本市场,更多的使用外币和外来资本去投资,说明他们对于外币的保值力更看好。被投资的企业也更信赖外币的资本能保证收益。风投属于外资投资的我们就给他排除了。但是风投不存在意味着什么?
第一种意味着企业的技术研发在海外,毫无疑问,这种的企业就是外资的分公司了,他们在你这里设厂投资,而非把整个总部和最有价值的技术研发部门放到你这里来;第二种是本土的企业没有研发需求,这是什么类型呢,他们要么是给外资打下手的劳务代工厂商,要么是纯粹在资本市场上捞钱的公司。否则单纯依靠没有研发的产品生产是不可能持久在市场上立足的,早就被竞争下去了。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需要风投进行技术研发,但是国内投资者都不乐意投,只好找外面的,或者干脆找不到等着倒闭去。
总之,产业资本本身是要有竞争力,也有一定资本积累实力的,不然没法发起技术风投。企业在内部的信心增长预期市场上经营就有风险,而到了资本市场上筹措风投这一步,如果还是内资为主,那么说明市场对于加大风险的资本回报是信赖和认可的。所以风投本质上反映的是生产社会化质变为资本社会化的转折,是信心预期增长的内生动力的强化。利率反映的是国内资本投资利用率,国内资本不值得信赖,因为货币价值的支撑是信心增长预期,也就是现在的经济增长可不可靠。低利率乃至负利率就是要把资本驱赶到实体经济里消费,说明支撑资本市场运作的商品市场的信心预期都够呛,所以得这么办,经济增长很不可靠。
只有技术风投,但利率状况很糟糕,说明这个经济体曾经实现了生产社会化乃至资本社会化,但最后至少是现在已经不再依靠内生资本积累实现资本社会化了,蜕变为一个外生增长经济体了。反过来,如果利率反映的经济增长表现还不错,但是没有技术风投,就说明他增长,但不是靠内生动力增长的,所以是外生的。利率和技术风投两个标准,没必要全都具备,但是只要其中一个不符合不具备,则这个经济就不是内生增长,大概率是外生;如果两条都不具备,那肯定就是外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