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中国证券报」
(二)主要财务指标和监管指标
1、公司主要财务指标
■
注:(1)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系按照《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计算及披露》(年修订)的规定计算;
(2)每股净资产=(期末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其他权益工具)/期末股本总额。
2、母公司的净资本及风险控制指标
公司最近三年及一期净资本等各项风险控制指标均持续符合相关监管要求。主要风险控制指标如下:
■
(三)公司财务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情况分析
年末、年末、年末及年9月末,公司资产构成情况如下:
■
年末、年末、年末及年9月末,公司资产总额分别为25,,.01万元、31,,.74万元、44,,.58万元及52,,.73万元,总体呈上升趋势。
公司资产由自有资产及客户资产组成。客户资产包括客户资金存款和客户备付金,截至年末、年末、年末及年9月末,客户资产分别为5,,.81万元、6,,.88万元、8,,.34万元及10,,.65万元。报告期内,公司客户资产的变动幅度较大,主要系受证券市场整体波动影响所致。
公司自有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结算备付金、融出资金、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其他债权投资及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等(因公司已执行新金融工具准则,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应收款项类投资科目调整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债权投资、其他债权投资及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等科目)。
年末、年末、年末及年9月末,公司自有资产的规模分别为19,,.20万元、24,,.86万元、35,,.24万元及41,,.07万元,年末、年末及年9月末分别较上年末增长24.69%、45.00%及17.63%。其中,年末自有资产规模较年末增长幅度较大,主要原因为受证券市场回暖的影响,公司融出资金规模增加,同时公司大幅提高各类债券的投资规模导致交易性金融资产、其他债权投资及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余额增加;年末公司自有资产规模较年末增长幅度较大,主要原因为融资业务规模增加,债券和股票投资规模增加;年9月末公司自有资产规模较年末小幅上涨,主要为自有资产投资规模增加。
报告期内,公司资产以流动资产为主,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占比较低,资产结构合理。公司整体资产安全性高、流动性强,符合行业经营特点。
2、负债构成情况分析
年末、年末、年末及年9月末,公司负债构成情况如下:
■
年末、年末、年末及年9月末,公司负债总额分别为18,,.92万元、24,,.95万元、36,,.81万元及43,,.50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负债分为客户负债和自有负债。客户负债主要为代理买卖证券款,系公司接受客户委托、代理客户买卖证券所收到的款项。截至年末、年末、年末及年9月末,公司代理买卖证券款占总负债比重分别为30.64%、33.03%、26.85%及28.76%,代理买卖证券款系证券公司的特有负债,其金额波动主要系市场行情、投资者行为、证券承销情况等因素所致,该项客户负债和客户资产存在对应和配比关系,本质上不会对公司偿债能力造成重大影响。
公司自有负债主要由应付短期融资款、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和应付债券构成。截至报告期各期末,公司自有负债余额分别为12,,.49万元、16,,.92万元、26,,.09万元及30,,.77万元,年末、年末及年9月末分别较上年末增长27.20%、62.98%及15.71%。其中,年末公司自有负债规模较年末增长幅度较大,主要原因为公司根据业务发展情况及市场资金情况,通过质押式卖出回购业务及发行短期收益凭证及短期融资券等方式增加短期融入资金规模,导致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及应付短期融资款科目余额大幅增加;年末公司自有负债规模较年末增长幅度较大,主要原因为公司发行短期融资券增加,质押式卖出回购业务规模增加;年9月末公司自有负债规模较年末小幅上升,主要是质押式卖出回购业务规模增加及境外子公司应付清算款增加。
3、偿债能力分析
年末、年末、年末及年9月末,公司主要偿债能力指标如下:
■
注:1、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代理买卖证券款)/(资产总额-代理买卖证券款);
2、流动比率=(货币资金+结算备付金+融出资金+存出保证金+应收款项+应收利息+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代理买卖证券款)/(短期借款+应付短期融资券+拆入资金+交易性金融负债+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款项+应付利息);
3、速动比率=(货币资金+结算备付金+融出资金+存出保证金+应收款项+应收利息+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代理买卖证券款)/(短期借款+应付短期融资券+拆入资金+交易性金融负债+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款项+应付利息)。
年末至年末,公司合并口径资产负债率及母公司口径资产负债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公司短期融资增长以及卖出回购金融资产余额增长所致。公司资产以货币资金、融出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等流动性较强的资产为主,非流动资产占比较低,资产安全性高、流动性强。同时,公司整体运营稳定,经营情况良好,盈利能力较强,具有较好的偿债能力。报告期内,公司偿债能力未发生重大变化,偿债风险较低。
4、盈利能力分析
年度至年1-9月,公司主要盈利指标如下:
单位:万元
■
年度至年1-9月,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1万元、1,,.73万元、2,,.16万元及2,,.21万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68万元、,.91万元、,.44万元及,.91万元。
从业务口径来看,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证券经纪、期货经纪、自营及其他证券交易、投资银行、资产管理等业务,受证券市场波动及投资者行为影响较大,存在较为明显的周期性和波动性。从会计核算口径来看,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利息净收入、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和投资收益,年度至年1-9月,公司上述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63.43%、66.28%、67.75%及58.46%。
随着年国内在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的刺激下,证券市场逐步回暖。公司年度实现的营业收入较年度大幅增加71.69%,主要原因为:1、受二级市场呈现冲高后回调并保持震荡、交易量急剧放大的影响,公司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加96,.93万元,增幅为20.14%;2、随着证券市场进入上行区间,公司投资收益同比增加,.77万元,增幅为.73%;3、由于银河期货子公司银河德睿仓单业务收入大幅增加,公司其他业务收入增加,.02万元,增幅为.79%。
年度,新冠疫情冲击资本市场运行,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流动性整体宽松,市场回暖,指数震荡上行。公司年度实现的营业收入较年度增长39.37%,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较年度增加47.59%,主要由于股市交易量上涨,证券经纪业务收入增加;投资收益较年度增加53.47%,主要由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处置收益增加。
报告期内,受宏观经济表现、宏观经济政策、市场发展程度、国际经济形势和境外金融市场波动以及投资者行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公司业绩呈现一定程度的波动,但公司总体表现出较强的盈利能力。公司将继续推进创新转型,利用业务多元化优势,不断优化收入结构,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
四、本次公开发行可转债的募集资金用途
本次可转债募集资金总额为不超过人民币78亿元(含78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拟全部用于发展投资交易业务、资本中介业务、增加投行业务的资金投入及补充公司其他营运资金,支持公司各项业务发展,优化业务结构,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在可转债转股后按照相关监管要求用于补充公司的资本金。本次公开发行可转债主要用途包括但不限于:
(一)发展投资交易业务,增强公司市场竞争力
本次募集资金中不超过30亿元拟用于发展投资交易业务。
投资交易业务近年来已成为券商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券商投资正在向去方向化、增加多元交易转变,整体投资策略更趋成熟稳定,市场竞争力日趋增强。公司适时抓住市场机遇,投资与交易业务持续优化大类资产配置,调整债券投资规模和结构,严控信用风险,做实底层资产,并及时兑现收益。但与领先券商相比,公司投资与交易业务规模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为进一步优化公司的业务结构,公司拟投入部分募集资金用于发展投资交易业务,积极把握市场机会,扩大投资交易业务规模。未来,在传统债券投资方面,公司将以控制风险为主,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精耕细作稳定收益。同时,公司将适度参与中资美元债等新债券品类的投资,拓展以贵金属为核心的大宗商品投资交易业务,逐步优化投资收入结构。在权益投资衍生品投资方面,公司将适度增加投资规模,聚焦核心资产的同时增加以套利、对冲为特点的中低风险策略投资。公司还将积极把握新三板配套政策带来的业务机遇,促进相关业务稳健发展。
(二)发展资本中介业务,提升金融服务能力
本次募集资金中不超过30亿元拟用于发展资本中介业务,包括扩大融资融券、场外衍生品业务以及跨境业务等业务规模。
资本中介业务是公司利用自身资产负债,通过产品设计满足客户投融资需求的一类业务。受行业竞争加剧的影响,证券公司的财富管理转型将从客户、产品、渠道、品牌等多方面进一步寻求突破,融券业务有望逐渐成为证券公司资本中介业务新的突破口。公司将持续增强信用业务的核心竞争力,做大融资业务,做强融券业务,进一步提升融资融券业务收入比重。公司加强以大宗交易和场外衍生品业务服务机构客户需求,收益互换、股权衍生品等创新型资本中介业务已成为公司重要的业务增长点。另外,随着金融供给侧改革和资本市场双向开放进程提速,客户在全球资产配置、策略投资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需求迅速增长,公司将以做大做强跨境资本中介业务为契机,全面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和客户投融资需求的金融服务能力。
资本中介业务的业务规模和盈利能力依赖于较为稳定的中长期资金供给,公司拟通过本次可转债募集资金增加对资本中介业务的投入,更好满足各项风控指标要求,保障资本中介业务规模的合理增长。
(三)推动投资银行业务发展,服务实体经济融资需求
本次募集资金中不超过10亿元拟用于推动投资银行业务发展。
随着资本市场全面改革稳步推进,注册制全面推行、退市制度落地、基础制度不断完善,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将不断迈向更高水平,并推动上市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公司股权融资业务聚焦国家战略重点区域、核心城市,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公司债券融资业务在加大承销力度的同时,进一步发掘金融机构业务及资产证券化业务、优质企业信用债业务,积极发展创新业务,推进扶贫及绿色债券业务发展,加速推动股债联动,为客户提供多元化、全周期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此外,市场化发行的承销机制对公司参与投行业务的资金规模提出更高的要求,公司拟通过增加证券承销准备金、股票及债券包销额度等方式推动投资银行业务发展,切实服务实体经济融资需求。
(四)补充其他营运资金
本次募集资金中不超过8亿元拟用于补充其他营运资金。
公司将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