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偶猫简介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大类资产配置研究若美联储加息预期降温,大 [复制链接]

1#

(报告出品方/作者:国海证券,胡国鹏、陈鑫宇)

1、对于三大核心问题的回答

1.1、美联储在何时会放缓或停止加息?

1.1.1、以“泰勒规则”为基础的货币政策框架

在以“泰勒规则”为基础的货币政策框架中,通货膨胀率与就业水平是关键因素。当今美联储货币政策框架的基础源于年由斯坦福大学教授约翰.泰勒提出的泰勒规则。泰勒规则从形式上看简单明了,描述了短端利率如何针对通货膨胀率和产出水平的变化调整的准则。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联储货币政策框架基于“泰勒规则”不断演化,但始终延续着“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的双重使命。自年2月格林斯潘提出将采用“中性”的货币政策后,“泰勒规则”便逐步成为了美联储利率决策的重要方式。“伯南克规则”:在新凯恩斯主义学派经济学家伯南克担任美联储主席期间,其对标准泰勒规则进行了两点修正,一是采用核心PCE替代GDP平减指数衡量通货膨胀率,二是调整规则系数,将利率对通胀和产出的系数由0.5调整为1.0,使得货币政策对于美国经济形势变化的应对更为灵活。

“耶伦规则”:年2月,耶伦接替伯南克就任美联储主席,其主张在泰勒规则中用失业率缺口替代产出缺口,并逐步推进了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化的进程。新版货币政策框架:年,在新冠疫情冲击的影响下非常规货币政策卷土重来,美联储货币政策框架再度更新。年8月27日,美联储发布新版《长期目标和货币政策策略声明》,将原本2%的长期通胀目标策略调整为灵活的“平均通胀目标制”,并强化了对于最大就业目标重要性的表述,标志着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由此前物价、产出同等重要的“双向标制”,向就业优先的灵活“平均通胀目标制”的倾斜。但整体而言,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泰勒规则”始终是美联储货币政策框架演化的基础,“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一直为美联储政策制定的两大核心目标。

1.1.2、历次美联储放缓或停止加息背景回顾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联储已完成了四轮加息周期。在这四轮加息周期中,除至年这轮存在加息幅度放缓情况外(年2月加息幅度由年11月的75BP降至50BP),其余3轮均为直接停止加息。其中,至年这轮在最后一次加息时将幅度提至50BP,至年与至年这两轮则全程维持25BP的加息幅度。美联储放缓或停止加息多发生于美国经济增长动能走弱且通胀可控的经济背景下,失业率的持续回升或为信号点。具体来看,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4次美联储加息放缓或停止的背景均为美国经济增长动能走弱且通胀压力较小的背景下,具体表现为美国制造业PMI指标均处于下行趋势,CPI、PPI同比水平多表现平稳或下行。值得注意的是,在4次美联储加息预期放缓的时期,美国失业率均处于探底或回升状态,这与美联储货币政策追求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双重目标”的主旨相符。因此,在美国经济增长动能走弱、通胀压力减缓的背景下,失业率的持续回升或成为美联储放缓或停止加息的信号点。

此外,在“应对式加息”与“前瞻式加息”两种不同的加息周期中,美联储对于通胀率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